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南管樂

又稱作「絃管」,歷史相當久遠,一般認為其保有許多唐宋音樂特色。絃管音樂一直保留在福建閩南地區,尤以泉州為重心,並傳播至東南亞及台灣等地,在台灣稱為「南管」,東南亞則有稱南樂、南曲、南音或郎君唱者。其音韻古樸、柔美、大方,節奏細膩,曲式嚴謹,它保存古老的五音音階,特殊的執拍法,還有帶著古音的聲腔,是結合音樂與文學的古樂。

常見樂器包含琵琶、雙鐘、三弦、二弦、洞簫、四塊、叫鑼、拍板。

北管樂

除了應用於北管戲配樂外,北管音樂的純粹演奏,亦在民間的迎神、建醮、婚禮、喪葬、壽慶等活動中擔任著歡愉助興或烘襯氣氛的工作。

常見樂器包含揚琴、提弦、京胡、二號吹、堂鼓、大鈔,

梨園戲

源自小梨園,又稱「南管戲」現存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包括台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梨園戲用的主要曲調是流行於泉州、廈門一帶的南管音樂。由於曲調牌品有許多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不過梨園戲所唱的樂曲,在歌唱節奏上已較南管清唱明快。

台灣的梨園戲傳承以七子戲為主,傳承表演團體有合和藝苑江之翠劇場南管新錦珠劇團韻清樂舞劇團等。代表人物是藝師吳素霞,被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

北管戲

北管與南管對稱,泛指自明清之際至清末由北方傳入台灣的戲曲音樂,其來源相當複雜,包括有崑腔、梆子腔、皮黃腔等不同的戲曲,多數採用北方語系的聲腔演唱。北管戲曲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裡,有職業劇團的「亂彈戲 」、「四平戲」及業餘票房的「子弟戲」等。

北管戲曲因其熱鬧喧囂的音樂特質,適合廟會慶典、婚喪喜慶等場合使用,因此舉凡民間祭典、節慶,都擔任重要的角色;而台灣民間演戲習俗,在演出正戲之前都必須先表演一段吉慶戲稱為「扮仙」,即屬於北管戲曲的一種,由演員扮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祝壽並祈求賜福人間,因此北管扮仙戲在民間廟會節慶酬神演出中,佔有重要地位。

高甲戲

高甲戲或稱作九腳戲、戈甲戲、交加戲,其名稱來源有各種不同的說法。高甲戲在文戲方面主要取材自梨園戲,武戲則是從宋江戲等及外江戲發展而來,後來由於受平劇影響,武場的表演大多取自平劇。

台灣的高甲戲最早始於彰化縣伸港鄉泉州社區,高甲戲全盛時期約有4、5個職業戲班,後隨著時代背景變遷職業戲班逐漸凋零。